【三代保單】基金教母不只買基金 也用保單打造退休年金
文|劉以親    攝影|董孟航
2018.09.21 06:02

基金教母蕭碧燕9年前買了2張三代保單,每年能領12萬元生存保險金,她百年後可由兒子續領,當初她規劃三代保單的初衷,是為了幫自己打造一份穩定的退休現金流。

 

「2009年我手上有閒置現金,就以兒子為被保險人,先後買了2張三代保單。」基金教母蕭碧燕的投資管道除了基金外,9年前她買了2張保費共約480萬元的保單,分6年繳清,目前每年可領到共計12萬元的生存保險金。

「保單要保人是我,在兒子有生之年,要保人有權利決定保險金要給誰,目前受益人是我,以後也可以讓兒子或孫子當受益人。」其實,蕭碧燕規劃三代保單的初衷,主要是為了幫自己打造一份穩定的退休現金流,減輕獨生子養育雙親的負擔,若她身故,兒子還能續領保單的生存保險金,兒子不在後,孫子則能領到一筆身故保險金。

惠譽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鄭惠方指出,三代保單的稅務問題包含贈與稅、遺產稅及所得稅。
惠譽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鄭惠方指出,三代保單的稅務問題包含贈與稅、遺產稅及所得稅。

「能留財產給子女當然好,可是萬一子女不懂得守財怎麼辦?我寧願把錢存進保險裡再慢慢給,而不要一次給,這才是一輩子最大的保障。」蕭碧燕看得長遠,擔心贈與一筆錢可能轉眼花光、被騙走或投資失利。

擅長投資的蕭碧燕透露,自己配置三代保單的金額並不高,年繳保費不到80萬元,控制在每人每年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以內,她買最多的還是債券基金,基金配息是主要退休金來源,「大家都羨慕公務員可以領月退俸,我透過保險和基金的配置,也讓自己享有領不完的『年金』。」

像蕭碧燕有這樣想法的民眾日益眾多,使得利變型壽險持續夯,尤其近期吹起一股富人保單風潮,業者相繼鎖定高資產族群推出「可傳富三代」的台幣或外幣商品。細究這類保單的優勢在於,當市場景氣好,宣告利率大於預定利率時,可獲得回饋分享金增購保額,身故保險金也可以選擇分期給付,不僅可提高保障,還能完成保戶想照顧子孫的財務規劃。

 

另外,市面上的還本型商品,因為有生存保險金的設計,因而很常被規劃成所謂的三代保單,常見做法是父母出錢買保單,以子女為被保險人,受益人則為孫子。不過,專家提醒,若要保人為父母,受益人為子孫,三代保單須留意以下稅務問題:

1. 贈與稅:惠譽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鄭惠方指出,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,會有贈與稅問題,但在沒有其他贈與行為下,只要這張保單的保險金控制在贈與人每年220萬元免稅額度內,不需繳稅。

2. 遺產稅:萬一父母死亡,保險公司不會給付死亡保險金,且保單價值準備金會被視為是要保人的遺產,需納入遺產總額申報。不過,遺產稅免稅額是1,200萬元,再考慮配偶、親屬扣除額等項目,遺產總額2,000萬元以內可能仍不需繳稅。

3. 保單歸屬:若要保人死亡,須另立新的要保人行使權利,但壽險保單具有價值,要保人的繼承人皆有權主張分配,這時可能產生保單歸屬問題。

4. 所得稅:萬泰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林嘉焜表示,如果保單在2006年之後生效(最低稅負制上路),孫子領取身故保險金須在3,330萬元以下,才能免計基本所得額。





下載檔:

元治聯合家族辦公室 Yuan Chih Family Office